查看: 925|回复: 3

[百姓心声] 巫溪娃上书市长后的12年之痛,常下乡看看遭到常下乡报复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12-5-15 19:58:24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巫溪在线。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我要注册

x
本帖最后由 梦逍遥 于 2012-5-15 20:05 编辑

在前边:
      12年前,出身贫寒的巫溪中学生郑伟给重庆市长写信,希望领导干部常下
乡看看,经媒体报道后红极一时。谁也不会料到:12年来他和他家遭受了太多的曲折和辛酸。我以为本贴的着眼点并不在他和他家的具体伤痛上,我更想关注的是无权无势的平民百姓的命运进程,通过“报复门”所展现的农村官场,能够对于在薄熙来书记为首的重庆市委的领导下,各区县蓬勃开展的“结穷亲”活动有所帮助,目的是想揭示一个道理:农村真的很需要各级领导干部常下乡看看。当然,常下乡看看的目的不是需要你们去作秀,而是需要你们扎扎实实解决农业、农村、农民遇到的具体困难和问题,更不是像郑伟和他家遇到的“常下乡报复”
发表于 2012-5-15 19:59:01 | 显示全部楼层
本帖最后由 梦逍遥 于 2012-5-15 20:07 编辑

      一、18岁就入党的巫溪山里娃郑伟,当年给市长写信《各级领导们常下乡看看》,国内媒体竞相报道,并意外获得了重庆市人民建议奖。可是,由于信中暴露了巫溪县的阴暗面,因此被县镇村一些干部视为“刁民”。既然“刁民”,就要为“刁民”的行为付出代价

      2000年,还在巫溪县城厢职中念书的农家娃郑伟,将流行歌曲《常回家看看》重新填词,改为《常下乡看看》。

      2009年,根据郑伟新编歌词的《常下乡看看》制作的MV,在各大视频网站开始流行,被大量的播客转载;甚至网上还出现了几个版本的《常下乡看看》公仆版。

      每当郑伟坐在电脑前,打开《常下乡看看》的视频,看着根据电影《焦裕禄》配上的画面,听着稚嫩的童声演唱的那一句句歌词,已经27岁的他就禁不住泪流满面。

      从10年前他为民请命开始上书县委书记开始,到后来给市长写信受到表彰后红遍重庆,郑伟和他那贫穷的家庭以及年迈的父母,经历了太多的惊喜,也经受了太多的伤痛。而给他们造成伤痛的,不是别人,正是当地一些大大小小的“人民公仆”。

      至今,他精心保存着当年给市长的《各级领导常下乡看看》的底稿,两页纸张已经发黄,有的字迹开始模糊;他没资格亲眼看到市长在他的来信中的亲笔批示,但他精心保存着包市长批示后,重庆日报、重庆晚报及国内各大报纸、网站刊登的关于市长批示的相关报道,还有他获得“重庆市人民建议奖二等奖”的奖状;他也像宝贝一样,珍藏着时任重庆市委副书记、市人大主任王云龙到巫溪县视察、专门接见他时赠送给他的那支“派克”钢笔。

      可是,《各级领导常下乡看看》的人民建议和它附属的政治符号,随着当年批示的市长包叙定和接见他的市委副书记、市人大主任王云龙的调离,重庆官场早已将郑伟这个山里娃和这桩事情淡忘。接下来的是当地干部对他那风雨飘摇的贫穷家庭、孤立无援的山里人家的恣意报复:

      “谁叫你的娃儿去东告西告,告得书记县长镇长村长都没得面子?县官不如现管。上头千条线,下头一根针,最后还不是要从我这个针鼻子穿过去?你告到联合国,还不是要我们给你解决。哼,叫你告!”

      郑伟14岁在初中入团,18岁在高中入党。从小学到大学,一直担任班、校干部。然而,在当地干部眼中,郑伟是个彻头彻尾的“刁民”。

      既然刁民,就要让你付出刁民的代价。


    根据郑伟填词的《常下乡看看》已经成为网络红歌:

发表于 2012-5-15 19:59:43 | 显示全部楼层
        那是1998年4月,巫溪县易溪乡开始叫村民统一换发身份证,根据新办或换发不同情况,每张收取25元或30元不等的费用。乡政府承诺,当年冬月间就可以拿到新身份证了。可是翻年到了1999年初春,身份证还没影子。而乡民习惯是过了大年就要出门打工,因此他们急需带身份证出门。可是问村委,叫去区公所(当时巫溪县白鹿区的建制还没撤销),找到区公所,叫去找乡政府,乡政府说,他们才成立,户籍资料还没有办移交,叫等等再说。这可急坏了急于出门打工的乡亲们。
  
   于是,乡干部出于“好心”,叫村民每张身份证缴80元,他们帮着办。可是,不花钱办不了事,花了钱也办不好事。额外缴了80元的村民的身份证还是迟迟办不下来。
   郑伟说:“据我的调查,仅我们白鹿区,需要办理的身份证有4千多张,光我们枣树村就有400多张,还没办下来。1999年4月28日,我写信给县委书记佘明哲,并利用课余时间,去巫溪公安局户籍科询问消息。第二个月,就有了音讯,身份证终于到村里了。可是村干部要求每张必须再补5元或10元,不补钱就‘棉花店关门——不谈(弹)’。于是,急着要身份证的村民只好再次掏钱领证。这不是明摆着坑农害农吗?”
  
   因此,1999年7月初,郑伟给县委书记再书一封,反映了在身份证办理上的不正之风。不久,村里来了两位区公所干部,明确指示:不准补钱拿证。可是区干部一走,村民去领身份证,还是得补钱,分文不少!
  
   “你说这些村干部,无法无天到了何种地步?!这种无法无天,至今依旧,没看到有什么好转。”郑伟说。
  
   本该在1998年就领取的身份证,到2000年才算全部发到村民手中。而村民发现,身份证的签发日期却是1998年12月12日,最迟也没有超过1999年3月10日。就是说,这些身份证是早就办好了的,可是,为什么延迟如此之久才发放下来?只有一种解释就是:镇村干部作梗,作梗的目的是要村民多掏钱!
  
  
   因为办身份证就挤干了农户的钱包,年底很多困难户就拿不出钱来缴提留。乡干部收不上去提留款,日子也不好过,所以放出狠话:“只收钱,其它不管,没钱的就牵肥猪,搬家具”。果真,有的村民家中的肥鸡母被捉去、过年猪被赶走,火塘上熏制的腊肉也被悉数提走。催粮逼款的乡干部倒是喜滋滋地满载而归,穷得没有换洗衣服的农户,却泪眼婆娑地望着乡干部的远去的背影叹气哀声。
  当然,那年也有的村民等不及领取身份证,就去闯天下。结果闯天下就倒霉。
  
  
   “记得本村一个姓王的村民,比我大几岁,去北京打工,因为1999年是建国50周年,国庆期间北京查身份证查得非常紧。警察来打工聚居地查身份证件。王某没有身份证,就躲在床底下,但还是被警察发现,被赶回了巫溪老家。
  
   “回到巫溪老家的王某,连去镇上办身份证的钱都拿不出来。可是,镇上却向他催缴农业税。王某请求政府缓一缓,可是不得行。王某前脚拢屋,村干部通风报讯,镇治安室的人后脚就来催款。王某哪得钱缴纳?就顶了几句,治安人员就抡起胳膊要打他。王某只好仗着地形熟,就朝山上跑。治安人员就在后面追。山里狗见不得生人跑,于是追上前去,把治安人员的小腿给咬了个“对牙穿”,疼得他在地上打滚,被迫停止追击。不死心的治安人员说,“你跑得过初一跑不过十五,老子总要把你揪住。”果真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,村长、村支书带着治安人员悄悄上山,把睡梦中的王某从床上揪了下来,搜走了他家里最后一点盐巴钱才罢休。

发表于 2012-5-15 23:14:11 | 显示全部楼层
{:soso_e110:}

发表回复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我要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